ICS21.220.10
G42
T/ZJRIA10—2022
高品质汽车多楔带
HighqualityAutomotiveV-ribbedbelts
2022-11-30发布 2023-01-01实施
浙江省橡胶工业协会发布浙江省橡胶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10—2022
I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形状尺寸及原材料要求...............................................................1
5要求...............................................................................5
6试验方法...........................................................................5
7检验规则...........................................................................8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10—2022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橡胶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台州格雷科胶带有限公司、浙江紫金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联盈胶带有
限公司、三门县橡塑行业协会、浙江省橡胶制品质量检验中心(三门)、浙江阪得胶带有限公司、三门
县倍欧特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峰、李书国、吕小斌、黎贤滔、张辉、陈宏美、王松峰、吕斌、李宗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10—2022
1高品质汽车多楔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品质汽车多楔带(以下简称带)的形状尺寸及原材料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内燃机的风扇、电机、水泵、压缩机、动力转向泵、增压器等传动用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357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
GB/T13552—2008汽车多楔带
GB/T17516.2V带和多楔带传动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第2部份:多楔带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形状尺寸及原材料要求
4.1型号
带的型号用来表示截面形状和尺寸。高品质汽车多楔带一般采用PK型号。
4.2规格、标记
高品质汽车多楔带的尺寸特性包括带楔数、型号和有效长度,采用以下数字和字母进行标记。
a)第一组数字表示带楔数;
b)一组字母表示型号;
c)第二组数字表示以毫米为单位的有效长度。
示例:
T/ZJRIA10—20226PK1500
有效长度
带型号
带楔数
标准编号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10—2022
24.3形状及结构
汽车多楔带是截面如图1所示的环形带。
标引序号说明:
1——带背织物或背胶;
2——抗拉体;
3——粘合胶;
4——楔胶。
图1多楔带的结构
4.4使用材料
4.4.1橡胶
粘合胶和楔胶的组成应是均匀一致的。
4.4.2带背织物或背胶
采用以棉纤维、合成纤维或它们的混纺纤维织成的织物作为带背织物。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的密度应
均匀,且无疵点和扭曲变形。
背胶可采用与楔胶同基材的橡胶加短纤维组成。
4.4.3抗拉体
采用以合成纤维制成的线绳,其捻度应均匀一致。
4.5尺寸
4.5.1截面尺寸
带的截面尺寸的参考值如图2和表1所示。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10—2022
3
图2带的横截面
表1带的截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名称 尺寸
楔距Pb 3.56
楔角α 40°
楔底弧半径rt 0.25(最大值)
楔顶弧半径rb 0.5(最小值)
带厚h 4~6(参考)
楔高ht 2~3(参考)
注:表中楔距和带高仅为参考值。楔距累积公差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它常常受带工作时的张紧力和抗拉体的模量的
影响。
4.5.2有效线差及露出高度
带的有效线差及露出高度如图3所示。露出高度按6.1方法进行测定,有效线差按GB/T17516.2
的测定方法进行测量。有效线差和露出高度的公称值和极限偏差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10—2022
4
图3截面位置
4.5.3最小带轮直径
为使带达到应有的使用寿命,所用带轮的直径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值。
表2最小轮径
单位为毫米
正向弯曲 反向弯曲
有效直径 55 -
外径 - 85
4.5.4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
带的长度用有效长度表示,按6.1所述方法进行测定。有效长度一般应为10mm的整倍数,其极限
偏差如表3所示。
表3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有效长度Le 极限偏差
Le≤1000 ±4.0
1000<Le≤1200 ±5.0
1200<Le≤1500 ±6.0
1500<Le≤2500 ±8.0
2500<Le≤3000 ±10.0
注:有效长度大于3000mm时,其极限偏差由带的制造方与使用方协商确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10—2022
55要求
5.1外观要求
带的外观不得有由目测能确认的有害的扭曲、歪斜、裂纹、气泡、异物等缺陷。
5.2疲劳寿命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或按供需双方协议,选用二轮、三轮或四轮台架试验机按6.4条款测定带的疲劳
寿命。在达到规定的试验运转时间时,带上不得出现图4所示的损坏现象。疲劳寿命不得低于200h。
5.3拉伸性能
带的拉伸性能按6.2方法试验,其拉伸强度和参考力伸长率应符合表4规定。
表4拉伸性能
楔数拉伸强度/kN
≥参考力伸长率/%
≤参考力/kN
3 2.40
3.00.75
4 3.20 1.00
5 4.00 1.25
6 4.80 1.50
7以上 0.8×n 0.25×n
注:n为带的楔数。
5.4耐低温性能
带的耐低温性能按6.3方法试验,试验后带上不得出现裂纹。
图4外观缺陷
6试验方法
6.1长度及露出高度的测量
6.1.1装置
带的有效长度是将带安装在由以下部分构成的测量装置上测量的,如图5所示。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10—2022
6
图5长度及露出高度的测量装置
6.1.1.1两个直径相等的带轮,其中一个是固定的,另一个是可移动的。两带轮的带轮轮槽截面与尺
寸应符合图6和表5,荐用有效直径可根据表6给出的量值确定。
图6轮槽界面图
6.1.1.2加力装置,用于对可移动带轮施加总测量力。
6.1.1.3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两带轮中心距。
6.1.2测量力
为测量带的有效长度而施加的测量力应符合表6的规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JRIA 10—2022 高品质汽车多楔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2 17:30: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