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00.50
Q 27
GDCIA
团体标准
T/GDCIA 1—2018
建筑幕墙用高性能硅酮结构密封胶
High performance structural sili cone sealants for building curt ain wall
2018 - 11 - 28 发布 2019 - 01-01 实施
广东省建筑业协会 发布 T/GDCIA 1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
公司、广东欧利雅化工有限公司、广州华士康环保粘胶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和新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南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运祺、潘永红、钟县楼、李露、牛蓉、张冠琦、胡新嵩、罗伟、黄宝华、叶
洁生、何斌、陈卫国、颜建新、方昌波、黄俊聪、宋汉燎、陈建和、吴钟鑫、余杰明、宋晓东、郑慷、容腾、余巧玲、陈学亮、邓攀、范钰铭。 T/GDCIA 1 —2018
1 建筑幕墙用高性能硅酮结构密封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用高性能硅酮结构密封胶(简称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术语、分类和标记、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幕墙工程玻璃结构装配和中空玻璃二道结构装配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477.1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 试验基材的规定 GB/T 13477.5-200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5部分: 表干时间的测定 GB/T 13477.6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6部分: 流动性的测定 GB/T 14682 建筑密封材料术语 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JC/T 485-2007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 JG/T 475-2015 建筑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JGJ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幕墙用高性能硅酮结构密封胶
high performance structural silicone sealants for building curt ain
wall
建筑幕墙用高性能硅酮结构密封胶是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结构装配的硅酮结构密封胶, 其标准状态下
拉伸强度标准值不低于0.85MPa,各种条件老化后强度保持率不低于75%,可以确保在采用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结构胶强度设计值的情况下,具有不低于6倍的安全系数,使结构胶可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GB/T 14682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产品按组成分为单组分型(1)和双组分型(2)。
产品按适用的基材分为铝材(AL)、玻璃(G)、其他金属(M)、其他材料(Q)。 T/GDCIA 1 —2018
2 4.2 标记
产品按下列顺序标记:名称、分类、本标准编号。
示例:铝材和玻璃基材用双组分建筑幕墙用高性能硅酮结构密封胶标记为:
硅酮结构胶 2 ALG T/GDCIA 1-2018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表1 一般要求
序号 项目 要求
1 刚度 初始刚度K 12.5 报告
水-紫外线光照后刚度比 Kc,12.5/ K12.5 0.5≤ Kc,12.5/ K12.5≤1.10
2 一致性评价 热重分析 报告
红外光谱 报告
3 拉伸模量 报告 23℃拉伸粘结性在伸长率为 5%,15%,
20%,25%和40%时的强度
4 12.5%时的弹性模量 报告
5.2 外观
5.2.1 硅酮结构密封胶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或粘稠体,不应有气泡、结块、结皮或凝胶,搅拌后应
无不易分散的析出物。 5.2.2 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各组分的颜色应有明显差异。
5.2.3 产品的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商定,产品的颜色与供需双方商定的样品相比,不应有明显差异。
5.3 物理力学性能
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和表3要求。
表2 物理力学性能(一)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下垂度 垂直放置/mm ≤3
水平放置 不变形
2 挤出性a/s ≤10
3 适用期b/min ≥20
4 表干时间/h ≤3
5 硬度/Shore A 其他 20~60
中空玻璃二道结构用 30~60
6 拉伸粘结性 拉伸粘结强度/MPa23℃ ≥0.90
90℃ ≥0.70
-30℃ ≥0.70
T/GDCIA 1 —2018
3 表2 (续)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6 拉伸粘结性 拉伸粘结强度/MPa浸水后 ≥0.70
水-紫外线光照后 ≥0.70
粘结破坏面积/% ≤5
23℃时伸长率10%时的拉伸模量c/MPa ≥0.15
23℃时最大拉伸强度时伸长率d/% ≥150
7 热老化 热失重/% ≤5.0
龟裂 无
粉化 无
a 仅适用于单组分产品。
b 仅适用于双组分产品。
c 仅适用于中空玻璃二道结构装配用产品。
d 仅适用于建筑幕墙工程玻璃结构装配。
表3 物理力学性能(二)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拉伸粘结性 23℃拉伸粘结强度标准值 RU,5/MPa ≥0.85
粘结破坏面积/% ≤10
2 剪切性能 23℃剪切强度标准值 RU,5/MPa ≥0.60
粘结破坏面积/% ≤10
3 耐紫外线拉伸强度保持率/% ≥75
4 强度保持率/% 80℃ 拉伸 ≥75
80℃ 剪切 ≥75
-30℃ 拉伸 ≥75
-30℃ 剪切 ≥75
水-紫外线光照1008h ≥75
NaCl盐雾 ≥75
SO2酸雾 ≥75
耐清洗剂 ≥75
撕裂强度 ≥75
100℃7d高温 ≥75
疲劳循环 ≥75
粘结破坏面积(所有拉伸粘结性项目)/% ≤10
5 弹性恢复率/% ≥95
6 气泡 无可见气泡
7 蠕变性能a 91d受力后位移/mm ≤1
力卸载24h后最大位移/mm ≤0.1 T/GDCIA 1 —2018
4 表3 (续)
a 仅适用于硅酮结构胶承受所有粘结密封单元的应力,在粘结密封单元底部没有设置放置粘结失效产生危险用支撑
装置的幕墙系统。
5.4 烷烃增塑剂
经红外光谱检测,产品应无烷烃增塑剂。
6 试验方法 6.1 基本规定
6.1.1 标准试验条件
实验室的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用于试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以上。
6.1.2 粘结性试件制备
按JG/T 475-2015的5.1.2试验,应按产品适用的基材类别选用基材:
AL类 ——符合GB/T 13477.1要求,阳极氧化铝板厚度不小于3mm;
G类——符合GB/T 13477.1要求,清洁、无镀膜的浮法玻璃,厚度不小于5mm;
M类——供方要求的其他金属基材;
Q类——供方要求的其他基材。
表4 粘结性试件数量
序号 项目 试件数量/个
1 拉伸粘结性 拉伸粘结强度 90℃ 5
-30℃ 5
浸水后 5
水-紫外线光照后(表2) 5
23℃拉伸粘结强度、23℃拉伸粘结强度标准值、初始刚度 K12.5、
拉伸模量、23℃时最大拉伸强度时伸长率 10
拉伸粘结强度保持率 80℃ 5
水-紫外线光照1008h后 5
NaCl盐雾 5
SO2酸雾 5
耐清洗剂 5
100℃7d高温 5
2 剪切性能 23℃剪切强度标准值 10
剪切强度保持率 80℃ 5
-30℃ 5
3 撕裂性能 拉伸粘结强度保持率 5 T/GDCIA 1 —2018
5 表4 (续)
序号 项目 试件数量/个
4 弹性恢复率 3
5 疲劳循环 拉伸粘结强度保持率 5
6.2 一般要求
6.2.1 刚度和弹性模量按 JG/T 475-2015 附录 A 试验。
6.2.2 一致性评价按 JG/T 475-2015 试验。
6.2.3 拉伸模量按 JG/T 475-2 015 中5.9.1 试验。
6.2.4 施工过程中的硅酮结构胶检测可按 GB 16776-2005 附录D 的规定进行。
6.2.5 硅酮结构胶与结构装配系统用附件的相容性可按 GB 16776-2005 附录 A的规定进行。
6.3 外观
将试样刮平后目测。
6.4 下垂度
按GB/T 13477.6试验,试验模具的槽内尺寸为宽20m m、深10mm,试验温度为(50±2)℃。
6.5 挤出性
按GB 16776-2005中6.4试验。
6.6 适用期
按GB 16776-2005中6.5试验。
6.7 表干时间
按GB/T 13477.5-2002中8.1试验。
6.8 硬度
按GB 16776-2005中6.7试验。
6.9 拉伸粘结性 6.9.1 23℃时拉伸粘结性、伸长率 10%时的拉伸模量、最大拉伸强度时伸
T-GDCIA 1—2018 建筑幕墙用高性能硅酮结构密封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