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1发布 2018-04-01实施 团 体 标 准
绿色食品
横山优质稻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food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Hengshan prime rice
ICS 65.020.20
B 22
T/QYDXH 01-2018
代替
重庆市綦江区横山优质稻 产销协会
发布 T/ QYDXH 01-2018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重庆市綦江区横山优质稻 产销协会 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綦江区农业委员会、重庆市綦江区横山优质稻 产销协会 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涛、何应福、林光强、夏蓓蓓、李大银、赵祥伦、杨朝敏、何思君、李萍萍、
李家恩、丁宗伦、郑异、陈治霖。
T/ QYDXH 01-2018
1 绿色食品 横山优质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 A级绿色食品横山优质稻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插秧技术、田间 管
理、收获等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
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十)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419 绿色食品 稻米
NY/T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产 地 环 境 技 术 条 件
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
源,同时田园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绿色食品横山优质稻产地大气、土壤及灌溉水等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391的规定。
4 肥 料 、 农 药 使 用 的 原 则 和 要 求
绿色食品横山优质稻生产中施用肥料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 NY/
T394执行;控制病虫危害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
GB/T8321.10 和NY/T393执行。
5 生 产 技 术
5.1 品 种 选 择
选择经重庆或国家审定通过适宜区域涵盖重庆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主要
是口感好、农艺性状好、抗性强的宜香 2115等适宜于横山种植的杂交优质水稻品种。
5.2 播 前 准 备
5.2.1 种 子 处 理
播种前3~5d,选择晴天晾晒种子 2~3次,以提高发芽势促齐苗,注意不要曝晒。
5.2.2 苗 床 地 准 备
采用旱地育秧方式培育多蘖壮秧。 选用土质深厚肥沃、 透气性好的菜园土作苗床, 苗床按每 666.67T/ QYDXH 01-2018
2 平方米大田需 50—60平方米准备。苗床培肥最好于年前进行,每 666.67平方米苗床施入绿色农家肥
800—1000公斤。
5.2.3 整地
整地前根据田块肥力,施入适量有机肥和复合肥。用田土耕作机耕整,达到田平、草净。
5.3 播 种 育 苗 及 移 栽
5.3.1 适 宜 播 种 期
宜3月15-25日期间选择冷尾暖头的天气播种。
5.3.2 播 种 技 术
5.3.2.1 作厢
选晴好天气对先前准备好的苗床地深挖细欠、 整平作厢, 厢面宽 1.5米、 长10米, 浇足底水待播。
5.3.2.2 播种
按每厢0.3—0.4公斤的标准均匀撒播种子 (种子应于播前晒两天) , 再在种子上覆盖不超过 0.01
米厚的细土。
5.3.2.3 盖膜
于厢面平铺一层底膜后,再搭拱盖拱膜(种子出苗后及时抽掉底膜以防烧苗),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5.3.3 苗 期 管 理
一叶一心时揭膜施粪水后再将膜盖上,两叶一心再施粪水并开始炼苗,至三叶一心时彻底揭膜以
培育矮健多蘖壮秧。
5.3.4 移栽
适宜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秧龄期 45—50天、叶龄 5叶为宜。栽插密度必须在 1万窝/666.67
平方米以上,并掌握肥田宜稀瘦田宜密的原则。为便于薅秧除草等农事操作,全部实行宽窄行栽培:
宽行0.4米、窄行 0.2米,大肥田退窝 0.2—0.23米,其余田的退窝 0.2米,每666.67平方米窝数 1
—1.1万窝,窝插 2粒谷。
6 田 间 管 理
6.1 施肥
增施农家肥,少施化肥。化肥应使用符合 NY/T394要求的肥料,提倡使用配方肥,禁止使用硝态
氮肥。采取重底促早发、前期早追肥、中期求大穗、控后防贪青的施肥原则。
6.1.1 底肥:有机肥于翻地前施入 ,每666.67平方米用绿色农家肥 500-1000公斤左右(最好另加
500—1000公斤青草压青);化肥用 N:P2O5:K2O 为24:11:8,总养分≥ 43%,有机质含量高于 10%,微
量元素锌≥ 0.1%配方肥,每 666.67平方米施用 25公斤。配方肥总量的 60%做底肥,翻后耙前施入。
6.1.2 蘖肥:返青后立即追蘖肥,施肥量为配方肥总量的 20%。
6.1.3 穗肥:拔节后期追施剩余的配方肥,水稻长势过旺或遇到低温、多雨寡照或发生病害时,只
施钾肥。
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施肥过程应有及时、详尽的记录,记录档案保存 3年以上。
肥料购买记录表样式 见附录A、肥料使用记录表样式 见附录B。
6.2 除草 T/ QYDXH 01-2018
3 通过养鱼、养鸭等方式与人工相结合来减少或清除杂草
6.3 病 虫 害 防 治
采用绿色防控:按 50亩/盏的标准配置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按 3个/666.67 ㎡的标准于水稻苗
期放置螟虫性诱剂诱捕二化螟和大螟,用养鱼、养鸭、养蛙等方式控制虫口数量和增强田间通透性。
5月中旬开始,所有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亮灯,诱杀水稻钻心虫。 6月中下旬开始使用黄板等技术
诱捕稻飞虱,并薅秧除草。力荐利用稻鸭共育控制抽穗前的稻飞虱、螟虫等虫害以及草害。根据病虫
预报适时施用枯草蚜孢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除草
剂。
(温馨提示: 施药时注意用药安全,药剂包装废弃物请勿乱扔,应交回农药经营门市回收。)
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施药过程应有及时、详尽的记录,记录档案保存 3年以上。
农药购买记录表样式 见附录C、农药使用记录表样式见附录 D。
6.4 水 管 理
6.4.1 移栽期
移栽后保持寸水返青, 即移栽后立即灌水至苗高 2/3以扶苗护苗, 保持水层至幼苗返青 ( 3-4天) 。
6.4.2 分蘖期
返青后保持浅水(水深不超过 0.03米)增温促进分蘖,孕穗后提倡“浅 -湿-干”交替灌溉,后期
不能脱水过早以免腹白增加而影响米质。
6.4.3 撤水期
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漏水地可适当晚排。
7 收 获 、 贮 藏
7.1 收获
当95%稻粒达到完熟时收获,避免暴晒,以免影响稻谷品 质。一般 9月中下旬收获,采取人工收
割后小型脱粒机脱粒,在土坝上或石灰坝上晾晒,收晒时应做到按品种单收、单晒、单贮,防止混杂。
7.2 秸 秆 还 田
水稻收获后的秸秆需进行还田。直接还田方式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就是把作物收获后的秸秆,
通过机械化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还可采取过腹间接还田,即利用秸秆饲喂牛、马、猪、
羊等牲畜后,秸秆先作饲料,经禽畜消化吸收后变成粪、尿,以畜粪尿施入土壤还田。
7.3运 输 与 贮 藏
绿色运输专用车或常规运输车经冲洗处理后运输,用风车或振动清理机除去杂质后入绿色专用仓
库储存,且贮藏处 要有明显标识,应按 NY/T 1056 的规定执行。贮藏温度控制在 16℃以下,稻谷水分
13.5%以下,空气湿度 60%—70%。应防止与非绿色产品混杂。工具、设施设备及仓库应保持清洁卫生,
防止绿色产品受到污染。
8 记录
整个生产过程应有及时、详尽的记录,记录档案保存 3年以上。
农事记录表样式见附录 E。T/ QYDXH 01-2018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肥料购买记录表样式
肥料购买记录
购买
日期 肥料名称 生产日期
(批号) 主要成分
及含量 规格 (净含
量) 购买
数量 购买
价格 经销商联
系电话 票据号 购买人
签名 购买人联系
电话
T-QYDXH 01—2018 绿色食品横山优质稻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