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CS 11.060.01
C05
灼口综合征临床实践循证指南
Evidence -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urning mouth syndrome
2019 - 12 - 31发布 2020 - 01 - 31实施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发布 T/CHSA 008—2019
团 体 标 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8—2019
I
目 次
前言 ................................ ................................ ................ II
引言 ................................ ................................ ............... III
1 范围 ................................ ................................ .............. 1
2 指南推荐意见 ................................ ................................ ...... 1
2.1 总则 ................................ ................................ .......... 1
2.2 灼口综合征临床实践循证指南推荐意见 ................................ ............ 1
2.2.1 治疗前检查: ................................ .............................. 1
2.2.2 去除刺激因素 ................................ .............................. 3
2.2.3 药物治疗 ................................ ................................ .. 3
2.2.4 物理治疗 ................................ ................................ .. 4
2.3 本指南对未来研究的提示及需要完善的方向 ................................ ........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灼口综合征临床实践循证指南推荐意见表 ............................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心理治疗 ................................ ........................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抗精神病药物 ................................ .................... 9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纳入指南讨论范畴但未形成推荐意见的诊疗措施 ..................... 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 灼口综合征临床诊疗路径 ................................ ......... 11
参考文献 ................................ ................................ ............ 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8—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 膜病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负责起草,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医院口腔科、广西医科大学附
属口腔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山
东大学口腔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
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天津市口腔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武汉
大学口腔医院、 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口腔医院、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参加起草(按医院 名称拼音排序)。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谦明、曾昕、江潞。
参与起草者(按姓名拼音排序):蔡扬、陈瑞扬、陈新英、陈作良、程斌、但红霞、杜亮、段宁、
范媛、关晓兵、何虹、华红、蒋伟文、林梅、刘宏伟、刘青、卢锐、聂敏海、石晶、戚向敏、孙正、唐
国瑶、陶人川、王辉、王万春、王文梅、王小平、王智、魏秀峰、吴颖芳、夏娟、徐浩、张玉幸、周曾
同、周刚、周红梅、周永梅、周瑜。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8—2019
III
引 言
灼口综合征( burning mouth syndrome ,BMS)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
部位,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
改变[1]。BMS患者除疼痛、烧灼、麻木、痒感外,还常伴有口干和 /或味觉改变[2-4]。BMS患病率约为
0.1%-3.9%[3, 5],70%以上为中老年女性[2-4]。
BMS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因素、系统性因素和神经精神因素相关。
局部因素包括:锐利牙尖、不良修复体[6]、唾液成分改变[7]、唾液腺功能减退[8]、口腔菌群失调[9]、
口腔不良习惯[10]、对某些牙科材料过敏[11]等。
系统性因素包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的缺乏[12, 13]、雌激素水平减退[14]、糖尿病[15]、甲
状腺疾病[16]、免疫功能抑制[17]、药物不良反应[18]等。
神经精神因素包括:周围神经系统的亚临床病变[19-22]、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23, 24]、焦虑抑郁等不良
情绪或精神疾病[25, 26]。
目前,BMS的临床诊断是基于典型临床症状作出的排除性诊断,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2018年国际头
痛协会(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发布的第三版头痛国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ICHD-3)[27]中,BMS的诊断标准如下:口腔疼
痛时间大于 3个月,每日疼痛时间大于 2小时;疼痛特点为烧灼样,且局限于浅表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的
临床检查皆为正常(包括感觉检查);不符合 ICHD-3分类中其他疾病的诊断。目前国内临床通常根据舌
或口腔其他部位的烧灼样疼痛等异常感觉,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不协调的特征,在排除其他可定义
的口腔疾病之 后作出诊断。
目前国内外均无 BMS临床实践指南发表。 为规范 BMS的临床诊疗, 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团体标准、 规范、
指南制定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在国家卫计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201502018 )的资助下, BMS临床
实践循证指南制定小组以 GRADE (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系统为工具,对国内外 2017年9月30日前发表的 BMS诊疗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检索和慎重评
价,历时两年制定了 BMS临床实践指南。希望通过 该指南的制定,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重要临床问题,为
BMS诊疗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8—2019
1 灼口综合征临床实践循证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灼口综合征( burning mouth syndrome, BMS )的临床实践循证指南。本标准适用于
临床上诊断为 BMS的患者。
2 指南推荐意见
2.1 总则
BMS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共形成 26条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依据 GRADE系统中的相关原则, 分为 “强” “弱”
两个强度[28],具体含义见表 1。
表1 推荐强度说明
推荐强度 表示方式 具体含义
强推荐 1 实施该干预措施明显利大于弊
弱推荐 2 实施该干预措施可能利大于弊
弱不推荐 -2 实施该干预措施可能弊大于利
强不推荐 -1 实施该干预措施明显弊大于利
决定推荐强度的因素有实施该干预措施的利弊平衡、证据强度、患者价值观和意愿、成本。其中,
证据质量依据 GRADE系统中的相关原则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级别[29]。各证据等级的
含义见表 2。
表2 GRADE证据等级及说明
证据等级 表示方式 具体含义
高 A 对真实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值很有信心
中 B 对效应估计值有中等程度的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
但仍存在二者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低 C 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 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 。
极低 D 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 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
T-CHSA 008—2019 灼口综合征临床实践循证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0: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