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SJTQX09-2019
团体标准
T/JSJTQX09-2019
路面多传感器融合的交通流智能感知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traffic flow intelligent perception based on pavement
multi-sensor fusion ICS 35.240.99
R 85
2019 年12月28日发布 2020年 01月01日实 施
江苏省交通企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JTQX09-2019
目 录
前言 .............................................................. ................... 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要求 ........................................................ ................... 1
4.1 数据获取 ...................................................... ................... 1
4.2 数据安全 ...................................................... ................... 1
4.3 数据分发 ...................................................... ................... 2
4.4 数据共 享原则 .................................................... ................. 2
5 技术要求 ........................................................ ................... 2
5.1 智慧路 贴构成 .................................................... ................. 2
5.2 智慧路 贴部署方式 .................................................. ............... 2
5.3 多传感 器信息融合 .................................................. ............... 2
5.4 传输方式 ...................................................... ................... 2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智慧路贴结构 ................................................................................................................ 3
附 录B(资料性附录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构 ............................................................................................. 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JTQX0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智能交通信息感知与数据分析工程实验室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智能交通信息感知和数据分析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无线传
感网安全组网及其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军工产品科研生产大数据智能分析及应用军民融合公
共服务平台、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天智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莱斯网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智城慧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湧、申明磊、张伟斌、杜鹏桢、李千目、王维锋、崔录库、高潮、万剑、戈
权民、贲伟、王印海、何流、周竹萍、赵学龙、黄炎焱、倪艺慧、高盼军、高宁波、徐兰花。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JTQX09-2019
1 路面多传感器融合的交通流智能感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路面多传感器融合的交通流智能感知技术的术语定义、路面交通流智能感知节点、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和传输方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路面多传感器融合的交通流智能感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69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路面交通流智能感知节点 Intelligent perception n ode for road traffic flow
本标准将其称之为智慧路贴,是一种基于多路面传感器融合设计的交通信息采集装置,采用多源异
构传感器方案,由多种路面传感器组成,所包含的路面传感器有:地磁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 3.2
智能感知 Intelligent perception
将物理信号通过传感器借助相关技术映射为数字信息,并将这其进一步提升至可认知的层次。
3.3
分布式处理 Distributed processing 对各个独立传感器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局部处理,再将结果送入计算处理中心。
3.4
集中式处理 Centralized processing 各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直接送至计算处理中心,再由计算处理中心集中处理。
3.5
混合式处理 Hybrid processing 同时具备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处理方式。
4 基本要求
4.1 数据获取
信息文件下载可采用 HTTPS、SFTP等方式。
4.2 数据安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JTQX09-2019
2 按照 GB/T 20271 和GB/T 20269 相关要求执行。
4.3 数据分发
数据的分发也可采用 http、TCP或组播等分发方式。
4.4 数据共享原则 4.4.1 科学性
数据共享的方式应科学合理,满足数据使用方的应用需求。
4.4.2 统一性
同一数据提供方的分享方式应统一,公共数据的代码应参考国家相关标准。
4.4.3 扩展性
数据共享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数据范围扩充、时间增量等问题。
4.4.4 安全性
数据应在双方约定的权限范围内分享。
5 技术要求
5.1 智慧路贴构成
智慧路贴应具备多种感知类传感器,且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可由加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地
磁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组成。其结构可见附录A,具体应符合:
a) 智慧路贴应由传感部分、处理部分和通讯部份构成;
b) 智慧路贴外形尺寸要求:长不大于 60mm,宽不大于 80mm,高不大于 8mm;
c) 若有天线部分应采用内置天线;
d) 低温应高于-40℃,高温应低于 85℃;
e) 湿度要求:0%~99%;
f) 工作电压要求:宽压 9V~28V;
g) 工作电流应小于 200m;
h) 使用寿命不小于 10 年。
5.2 智慧路贴部署方式
智慧路贴部署方式一般可分为分布式、集中式及混合式三种。
5.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智慧路贴应同时具备数据、特征和决策三个层面的融合功能。可参考附录B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
5.4 传输方式
传输方式应同时符合:
a) 通信功能,可包含以太网、WIFI、Zigbee、蓝牙、CAN、串口等方式;
b) 支持网关。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JTQX09-2019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智慧路贴结构
A.1 如图 A.1所示为智慧路贴总体结构图,智慧路贴由地磁传感器通过 I2C总线传输数据到 MCU,气
压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通过 SPI总线传输数据到 MCU,所有数据在 MCU中进行数据融合,然后连
接到通信接口。
A.2 地磁传感器:铁磁性物体会对一定范围内的地球磁场形成明显的磁干扰。汽车的车轮和发动机处,
这种地磁扰动表现的尤为明显,地磁传感器部置在路面之下,通过所在位置的磁场变化来推导当前是否有车辆经过。 地磁传感器相比于传统地磁线圈有很大优点。 传统线圈会跟随路面变形, 一般仅 2年寿命,
T-JSJTQX 09—2019 路面多传感器融合的交通流智能感知 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