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71.060.50 H 10 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团体标准 T/ATCRR 13—2020 电池级氯化钴溶液 Battery grade cobalt chloride solution 2020-03-05发布 2020-03-12实施 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TCRR 13—2020 I ICS 71.060.50 H 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ATCRR)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华友资源再生 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秀庆、钟兴林、祝婷、夏仙满、刘凤梅、谢柏华、陈婷、夏艳圆。 本标准为2020年03月首次发布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TCRR 13—2020 1 电池级氯化钴溶液 警告:本部分不涉及与其应用 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 ,在使用本标准前,使用者有责任制定相应的 安全和保护措施,并明确其限定的适用范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池级氯化钴溶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及质 量证明书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含钴精矿、粗制钴盐和含钴废旧电池料等含钴原料生产的氯化钴溶液,该产品主 要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3181 漆膜颜色标准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3392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T 26523 精制硫酸钴 GB/T 26525 精制氯化钴 HG/T 2962 工业硫酸锰 HG/T 4821 工业氯化钴 HG/T 4823 电池用硫酸锰 JT/T 617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645号 2011年12月01日 3 技术要求 3.1 化学成分 表 1 电池级氯化钴溶液的化学成分 项 目 指 标 优等品 一等品 钴(Co)g/L 140.00〜165.00 钠(Na)g/L ≤0.0100 ≤0.050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TCRR 13—2020 2 表 1 (续) 项 目 指 标 优等品 一等品 镁(Mg)g/L ≤0.0060 ≤0.0100 铝(Al)g/L ≤0.0030 ≤0.0050 硅(Si)g/L ≤0.0100 ≤0.0150 钾(K)g/L ≤0.0050 钙(Ca)g/L ≤0.0060 ≤0.0100 铬(Cr)g/L ≤0.0020 ≤0.0030 锰(Mn)g/L ≤0.0040 ≤0.0500 铁(Fe)g/L ≤0.0020 ≤0.0050 镍(Ni)g/L ≤0.0040 ≤0.0500 铜(Cu)g/L ≤0.0030 ≤0.0050 锌(Zn)g/L ≤0.0030 ≤0.0050 砷(As)g/L ≤0.0010 镉(Cd)g/L ≤0.0030 ≤0.0050 铅(Pb)g/L ≤0.0050 ≤0.0100 氟(F-)g/L ≤0.0040 ≤0.0100 硫酸根( SO42-)g/L ≤0.1200 ≤0.1500 油分g/L ≤0.0300 ≤0.0500 pH 1.00〜5.00 3.2 外观质量 产品应为紫红色透明溶液,同批颜色一致,无目视可见夹杂物。 4 试验方法 4.1 钴含量的测定 产品中的钴含量按照 GB/T 26525 的规定进行测定。 4.2 镁、钙、 铬、锰、铁、 镍、铜、锌、镉、铅含量的测定 产品中的镁、钙、铬、锰、铁、镍、铜、锌、镉、铅 含量按照GB/T 26525 的规定进行测定。 4.3 钠、铝、硅 含量的测定 产品中的钠、铝、硅含量按照 HG/T 4821 的规定进行测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TCRR 13—2020 3 4.4 钾、氟含量的测定 产品中的钾、氟含量按照 HG/T 4823 的规定进行测定。 4.5 砷含量的测定 产品中的砷含量按照 GB/T 26523 的规定进行测定。 4.6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产品中的硫酸根含量按照 HG/T 4821 的规定进行测定。 4.7 pH的测定 产品的pH按照HG/T 2962 的规定进行测定。 4.8 油分的测定 产品中的油分按照GB/T 26525 的规定进行测定。 4.9 产品外观质量的测定 产品的外观质量由目视法检验 。 5 检测规则 5.1 组批 生产企业用相同原辅材料、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产出的溶液,以成品存储槽为一批,批次量视储槽 容积而定,推荐批次量为 50m3至100m3。 5.2 检测分类 本标准分为 出厂检验、抽样检验 和型式检验 。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 2的规定。 5.3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 均应做出厂检验。 5.4 抽样检验 批量生产的产品应进行抽样检验、批量、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 由生产厂家质量 检验 部门自行决定。 5.5 型式检验 本标准所有 项目为型式检测项目,当有以下情形 发生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 a) 更新关键设备及生产工艺; b) 主要原料 有变化; c) 停产又恢复生产; d) 与上次型式检验 有较大差异; e) 合同规定。 5.6 采样规则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TCRR 13—2020 4 按照GB/T 6680 中的规定进行采样 。采样样品 一份交需方,一份交供方,一份双方现场签字确认留 做仲裁,一份备用 ,每份样品1L。仲裁及备用样品由需方保存,保存期限为三个月。 5.7 判定规则 5.7.1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加大抽样密度,如复检结果仍有一项技术指标 不合格,判定整批产品均为不合格。 5.7.2 检验结果 判定,应符合 GB/T 8170 修约值比较法的规定。 表 2 检测项目 序号 项目 出厂检验 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章节) 试验方法(章节) 1 钴(Co) √ √ √ 3.1 4.1 2 钠(Na) 3.1 4.3 3 镁(Mg) 3.1 4.2 4 铝(Al) 3.1 4.3 5 硅(Si) 3.1 4.3 6 钾(K) 3.1 4.4 7 钙(Ca) 3.1 4.2 8 铬(Cr) 3.1 4.2 9 锰(Mn) 3.1 4.2 10 铁(Fe) 3.1 4.2 11 镍(Ni) 3.1 4.2 12 铜(Cu) 3.1 4.2 13 锌(Zn) 3.1 4.2 14 砷(As) 3.1 4.5 15 镉(Cd) 3.1 4.2 16 铅(Pb) 3.1 4.2 17 氟(F-) 3.1 4.4 18 硫酸根( SO42-) 3.1 4.6 19 油分 3.1 4.7 20 pH 3.1 4.8 21 产品质量 3.2 4.9 注:“√”为需要检测的项目。 6 标志 6.1 氯化钴溶液为危险货物, 运输车辆标志灯、牌的悬挂应按照 GB 13392的规定执行。车辆左前方悬 挂黄底黑字“危险品”字样信号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TCRR 13—2020 5 6.2 罐体外表按 GB/T 3181规定进行底色喷涂。氯化钴溶液为毒性介质,应沿罐体水平中心线四周粘 贴黄色环型色带(反光) 。企业标志设置在罐体前部色带上方位置,且在车辆罐体两侧色带上部中央位 置喷涂“危险品” (大红色反光)字样。 6.3 标牌右面按照 GB 190规定标明标志图形。标牌左面标明物质名称、编号、警示词、危险性概述 等。标牌下方主要表明灭火方法、安全措施、应急咨询电话等。 7 包装、贮存和运输 7.1 包装 7.1.1 电池级氯化钴溶液应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规定进行包装。用专用槽车或贮槽 装运,槽车或贮槽应由专 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1.2 槽车或贮槽应 密封,应符合 GB 12463 要求,运输过程中防泄漏、防滴洒。 7.1.3 包装容器不应污染产品。 7.2 贮存 7.2.1 产品使用贮槽密封贮存 。 7.2.2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防止阳光直射。 7.2.3 远离火种、热源。 7.2.4 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勿混储。 7.2.5 储区应备有材料收容泄漏物。 7.3 运输 7.3.1 承运企业应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托运人应向承运人说明运输物质的品名、数量、危害、 应急措施等情况。 7.3.2 应符合JT/T 617 要求

pdf文档 T-ATCRR 13—2020 电池级氯化钴溶液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ATCRR 13—2020 电池级氯化钴溶液 第 1 页 T-ATCRR 13—2020 电池级氯化钴溶液 第 2 页 T-ATCRR 13—2020 电池级氯化钴溶液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