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455311.3 (22)申请日 2022.06.13 (73)专利权人 丽水市经纬岩土 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 道北苑路198号财富国际大厦10 02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3477 专利代理师 胡根平 (51)Int.Cl. G01N 3/52(2006.01) G01N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微重力环境下岩土 体碰撞回弹试验 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 撞回弹试验装置, 包括底座板, 还包括微重力模 拟机构和红外探测计速机构, 所述底 座板上端中 心安装有微重力模拟机构, 所述微重力模拟机构 具体由悬挂顶杆、 微重力模拟悬挂绳和支撑杆组 成, 所述微重力模拟机构上安装有支撑杆, 所述 支撑杆顶端焊接安装有悬挂顶杆, 所述悬挂顶杆 下端悬挂连接有微重力模拟悬挂绳 。 能够对不同 质量的着陆器模拟物进行试验模拟, 提高了试验 的数据说服性和准确性; 并且, 有利于对着陆器 模拟物的运动状态和运动速度数据进行计算和 记录, 提高了试验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7878739 U 2022.11.22 CN 217878739 U 1.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 包括底座板(1),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微重 力模拟机构(4)和红外探测计速机构(5), 所述底座板(1)上端中心安装有微重力模拟机构 (4), 所述微重力模拟机构(4)具体由悬挂顶杆(15)、 微重力模拟悬挂绳(16)和支撑杆(17) 组成, 所述微重力模拟 机构(4)上安装有支撑杆(17), 所述支撑杆(17)顶端焊接安装有悬挂 顶杆(15), 所述悬挂顶杆(15)下端悬挂连接有微重力模拟悬挂绳(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 外探测计速机构(5)上安装有机构体(8), 所述机构体(8)上镶嵌安装有红外探测条(10), 所 述红外探测条(10)上嵌入安装有红外发射 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 座板(1)左侧上端焊接有机构板(3), 所述机构板(3)侧壁上安装有模拟物机构(2), 所述底 座板(1)边缘安装有侧板(21), 所述侧板(21)内侧壁上安装有红外探测计速机构(5)和红外 相机(7), 所述底座板(1)右侧上端焊接有止挡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 拟物机构(2)上安装有承载板(14), 所述承载板(14)上依次摆放有着陆器模拟物A(11)、 着 陆器模拟物B(12)和着陆器模拟物C(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 外相机(7)上安装有相机体(20), 所述相机体(20)前端中心安装有相机拍摄孔(19), 所述相 机拍摄孔(19)一侧安装有红外 探测孔(18)。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78739 U 2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试验装置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 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从1991年起 “伽利略”号拍摄到人类历史上首 张小行星的特写至今, 世界各国已进 行多次小行星探索, 然而, 由于小行星所特有的微重力环境, 其逃逸速度仅为cm/s级别, 登 陆小行星的着陆器很容易与小行星表面岩土体发生碰撞, 进而产生回弹初速度, 导致其着 陆姿态与着陆地点失去控制, 回弹初速度甚至可能超过逃逸速度, 最终导致着陆器登陆任 务失败。 欧空局发射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释放的 “菲莱”着陆器未着陆到预定位置, 原 因就在于对预定降落点岩土体力学性质尤其碰撞回弹特性估计不 足, 导致“菲莱”着陆后回 弹, 再次落地后又发生第二次回弹翻滚, 最 终降落位置距离预定位置千米有余, 导致 “菲莱” 落入阳光很难照射到的区域, 在完成一部分科学任务之后, 最终耗尽电量与控制中心失去 联系。 可见, 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 回弹问题是小行星探测着陆器安全着陆的关键科学 问题之一, 目前尚没有针对微重力环境下的岩土体碰撞回弹特性研究 的试验方法和相应的 装置可供使用。 [0003]专利号CN208171769U公布了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及试验装置, 涉及岩石力学领域。 一种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 回弹试验装置, 用于着陆器模拟物与岩 土体之间的碰撞 回弹试验, 其包括支架、 移动结构、 摆绳和固定器。 移动结构活动连接于支 架, 并能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 移动结构用于可脱离地卡接于着陆器模拟物。 摆绳的一端 连接于支架, 摆绳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着陆器模拟物。 固定器连接于支架, 固定器位于摆绳的 下方, 固定器用于安装岩土体。 一种 试验装置采用了上述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 回弹试 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及试验装置能有效地进 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 [0004]该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及试验装置存在以下弊端: 无法对不同 质量的着陆器模拟物进 行试验模拟, 降低了试验的数据说服性和准确性; 并且, 不利于对着 陆器模拟物的运动状态和运动速度数据进 行计算和记录, 降低了试验效率。 为此, 我们提出 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 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 可以有 效解决背景技 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 术方案为: [0007]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 包括底座板, 还包括微重力模拟机构和 红外探测计速机构, 所述底座板上端中心安装有微重力模拟机构, 所述微重力模拟机构具 体由悬挂顶杆、 微重力模拟悬挂绳和支撑杆组成, 所述微重力模拟机构上安装有支撑杆, 所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878739 U 3
专利 微重力环境下岩土体碰撞回弹试验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0:28:2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44.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重点网络安全:“3保1评”(分保、等保、关保、密评).pptx
GB-T 24265-2014 工业用硅藻土助滤剂.pdf
GB-T 35673-2017 工业通信网络 网络和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要求和安全等级.pdf
GB-T 37226-2018 法庭科学人类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检测试剂质量基本要求.pdf
T-CASMES 176—2023 智慧城市管家运营服务规范.pdf
GB-T 43443-2023 物联网 智慧农业信息系统接口要求.pdf
数据安全培训规范.pdf
GB-T 33452-2016 洗染术语.pdf
数据出境管理办法.pdf
专利 一种安全编排和自动化响应方法.PDF
GB-T 17873-2014 纯氖和高纯氖.pdf
GM-T 0025-2014 SSL VPN网关产品规范.pdf
法律法规 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2019-08-01.pdf
GB-T 15319-1994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pdf
GB-T 50087-201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pdf
GB-Z 38649-2020 信息安全技术 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pdf
GB 18614-2012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pdf
GB 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pdf
T-SPSTS 019—2021 固态锂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pdf
GBT 40861-2021 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44.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