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1 B 2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686—2015 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规范 Whole film mulch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rn on dryland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268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甘肃省农 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森、钟永红、吴勇、张、崔增团、万伦、白由路、高祥照。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 2686—2015 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的播前准备、起、覆膜、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年降水量250mm~550mm地区的旱作玉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旱作农业drylandfarming 指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生产的农业,也称雨养农业。 3. 2 全膜覆盖技术wholefilmmulchingtechniques 用地膜对地表进行全覆盖,实现集雨、保摘、增温、抑制杂草等多种功能的高效用水农业技术模式。 3. 3 覆盖保璃mulchingforsoilmoistureconservation 指在田间覆盖地膜、秸秆、生草等,起到集雨、保摘等作用,实现高产稳产目标。 4技术原理 玉米全膜覆盖是旱作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在田间起大小双垒,用地膜对地表进行全覆 盖,在垄沟中种植,集成膜面集水、垒沟汇集,抑制蒸发、增温保摘、抑制杂草等功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有效缓解干旱情况,实现高产稳产。 5技术要求 5.1播前准备 5.1.1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地块。 5.1.2整地蓄摘。前茬作物收获后,采取深松耕、耕后耙糖等措施整地蓄摘,做到土面平整、土壤细绵、 无珂垃、无根茬,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5.1.3施好底肥。增施有机肥料,根据作物品种、目标产量、土壤养分等确定化肥用量和比例,科学施 用保水剂、生根剂、抗卓抗逆制剂以及锌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因覆膜后难追肥,推荐施用长效、缓释肥 料以及相关专用肥。底肥可在整地起垄时施用。 5.1.4选用良种。根据降水、积温、土壤肥力、农田基础设施等情况选择适宜品种。在西北地区海拔 1800m以下地区宜选用中晚熟品种,海拔1800m~2000m地区宜选用中熟品种,海拔2000m~2300m 地区宜选用中早熟品种。 1 NY/T 2686—2015 5.2起垒 5.2.1起垄规格。大垄垄宽约70cm,垄高约10cm;小垄垄宽约40cm,垄高约15cm;大小垄相间,中 间为播种沟,每个播种沟对应1大1小2个集雨垄面,见图1。 两幅地膜相接 播种沟 每隔约2m 处,用土压实 用土横压 小 大垒 宽:约70cm 宽:约40cm 高:约15cm 高:约10cm 图1起垄覆膜 5.2.2起垄方法。按照起垄规格划行起垄,做到垄面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无凹陷。缓坡地沿等高 线开沟起垄,有条件的地区推荐采取机械起垒覆膜作业。 5.2.3土壤处理。病虫草害严重的地块,在整地起垄时进行土壤处理,喷洒农药后及时覆盖地膜。 5.3覆膜 5.3.1地膜选择。地膜应符合GB13735要求,优先选用厚度0.01mm以上的地膜。杂草较多的地块 可采用黑色地膜,积极探索应用强度与效果满足要求的全降解地膜、彩色地膜和功能地膜。 5.3.2覆膜时间。根据降水和土壤摘情选择秋季覆膜或春季顶凌覆膜。在秋季覆膜可有效阻止秋、 冬、春三季水分蒸发,最大限度保蓄土壤水分。在春季土壤叠消夜冻、白天消冻药15cm时顶凌覆膜,可 有效阻止春季水分蒸发。 5.3.3覆膜方法。全地面覆盖,相邻两幅地膜在大垒垒脊相接,用土压实。地膜应拉展铺平,与垄面、 垄沟贴紧,每隔约2m用土横压,防大风揭膜。覆膜后在播种沟内每隔50cm左右打直径约3mm的渗 水孔,便于降水入渗。加强管理,防止性畜人地践踏等造成破损。经常检查,发现破损时及时用土盖严 或进行修补。可用秸秆覆盖护膜。 5.4播种 5.4.1播种时间。通常在耕层5cm~10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品 种等因素调整。 5.4.2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降水条件和品种特性等确定种植密度。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250mm~ 350mm的地区每667m²以3000株~3500株为宜,株距35cm~40cm年降水量350mm~450mm的 地区每667m²以3500株~4000株为宜,株距30cm35cm;年降水量450mm以上的地区每667m 以4000株~4500株为宜,株距27cm~30cm。土壤肥力高、情好的地块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5.4.3播种方法。按照种植密度和株距将种子破膜穴播在播种沟内,播深3cm~5cm,播后用土封严 播种孔。当耕层情不足(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补播种。 5.5田间管理 5.5.1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放出压在地膜下的幼苗,避免高温灼伤;及时查苗,缺苗时进行催芽补种 或移栽补苗;4叶~5叶期定苗,除去病、弱、杂苗,每穴留1株壮苗。 2 NY/T 2686-2015 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制成肥液注射施肥,或喷施叶面肥、水溶肥、抗旱抗逆制剂以及锌等中微量元素肥 料。土壤肥力高的地块一般不追肥,以防贪青。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症状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等方式及 时追肥。出现第3穗时尽早除,减少养分消耗。 5.5.3病虫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黏虫、玉米、红蜘蛛、锈病等病虫害防治,鼓励应用生物 防治技术。 5.6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时收获。注意晾晒储存,防止受潮霉变。 5.7残膜处理 玉米收获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回收地膜。适宜地区实行一膜两年用。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86-2015 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制成肥液注射施肥,或喷施叶面肥、水溶肥、抗旱抗逆制剂以及锌等中微量元素肥 料。土壤肥力高的地块一般不追肥,以防贪青。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症状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等方式及 时追肥。出现第3穗时尽早除,减少养分消耗。 5.5.3病虫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黏虫、玉米、红蜘蛛、锈病等病虫害防治,鼓励应用生物 防治技术。 5.6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时收获。注意晾晒储存,防止受潮霉变。 5.7残膜处理 玉米收获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回收地膜。适宜地区实行一膜两年用。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86-2015 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制成肥液注射施肥,或喷施叶面肥、水溶肥、抗旱抗逆制剂以及锌等中微量元素肥 料。土壤肥力高的地块一般不追肥,以防贪青。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症状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等方式及 时追肥。出现第3穗时尽早除,减少养分消耗。 5.5.3病虫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黏虫、玉米、红蜘蛛、锈病等病虫害防治,鼓励应用生物 防治技术。 5.6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时收获。注意晾晒储存,防止受潮霉变。 5.7残膜处理 玉米收获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回收地膜。适宜地区实行一膜两年用。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86-2015 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1上传分享